林风眠平时待人温和,曾受叔本华悲观哲学影响,但在逆境中,他绝不颓唐,而总是热爱生命,抗争恶丑,追求善美。他一向疏远政治,对政治的黑暗有所防范,因此当突然的压迫袭来,他能够忍耐与等待。 林风眠的人物画分为现代人物、戏剧人物、古装人物、裸女等。其中现代人物又分为现实人物(如渔女)和现代仕女。仕女尤其裸女们多取斜倚姿态,头、颈和身体成曲线,使人想到马蒂斯、莫迪利亚尼和雷诺阿笔下的美女。从20年代的油画到1940年前后的彩墨人物,我们都找不到马蒂斯、莫迪利亚尼和雷诺阿的影子,他们影响的出现,大约在林风眠回到杭州之后,在画这些城市女性时出现的。从绘画上讲,笔线、墨色与白描,是东方的;而色彩、姿情等又流淌着西方现代艺术的意味。这种中西的结合,是形式与内容、方法与情感的合一,没有生硬感,与画家的生活与心灵世界相一致,在当时,它们为许多青年艺术家和文化人所欣赏不是偶然的。古装人物和戏剧人物仍在先前风格的基础上推进,出现了以泼墨为主的画法,用笔变化较多,全以细笔中锋勾勒人物景物结构轮廓,再染以淡墨淡色。大体上,古装与戏剧人物在画法上更近传统,仍保持着单纯明快的一贯作风,绝不类同于任何一个古、近画家。另一重要特点是,几乎每幅画都在尝试着新的画法,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,但这种变化,又有前后衔接。 林风眠40年代时期的风景画,是以水墨为主,色彩其次,在风格面貌上与传统绘画有较多联系,愈往后,水墨的因素渐次减少,渐次加强。 《基督十字架》70×67cm,作品来自法国藏家,此藏家于40年代在上海林风眠处取得此画,保留至今,因其故去,子女将作品拿出。林风眠以基督受难为主题的作品有多幅。较早的一件作品是横幅,刻画圣母等四人正在哀悼从十字架上放下来的基督。人物用几何形组成,以黑白和灰为基调。这幅《基督十字架》是刻画十字架上受难的基督,色调以黑白、蓝灰和黄为主,笔势粗厚,画面一片黑暗,眼神悲哀而苦痛的基督以及掩面哭泣的玛利亚,构成画家的语言寓意。与其早年的《摸索》、《人道》等如出一辙,其主题和激烈的情感倾向也如出一辙,风格强悍粗犷,气氛阴森沉重。林风眠一向很少画宗教题材的作品,他选择这一题材,其意不在宗教而在人世。 |